乙烯利中毒
  
  
   时间:2018-07-31 07:09来源:中毒急救速查 作者:菅向东 点击:
   
   次
  
  
  【临床表现】 1.中毒潜伏期很短,口服后仅数分钟至半小时。 2.酸蚀作用 误服后口腔、咽喉、食管和胃黏膜均受酸蚀刺激,出现口腔黏膜和咽部红肿、溃破,并较快出现上腹烧灼感和频繁恶心
  
  
   
    
     | 【临床表现】1.中毒潜伏期很短,口服后仅数分钟至半小时。
 2.酸蚀作用 误服后口腔、咽喉、食管和胃黏膜均受酸蚀刺激,出现口腔黏膜和咽部红肿、溃破,并较快出现上腹烧灼感和频繁恶心、呕吐,亦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3.胆碱酯酶抑制作用 吸收后即可出现流涎、肌颤、瞳孔缩小、肺部湿音等胆碱能中毒症状,但较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症状轻。
 4.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主要致中枢麻醉,出现神志异常或昏迷。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肝肾功能常规指标、血电解质检查。
 3.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血胆碱酯酶活力可降低。
 【治疗】
 1.洗胃 误服者应予洗胃。洗胃动作宜轻柔,洗胃液以2%~3%氧化镁乳液比较好,温度宜稍低,洗胃后用盐类泻剂导泻。
 2.控制胆碱能中毒症状 注意阿托品剂量不宜过大。
 3.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血中乙烯主要通过呼气排出,故必要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促进其排泄。
 4.保护胃黏膜 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5.对症治疗 给予大剂量输液、利尿及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6.皮肤或眼局部污染损害可给予大量清水冲洗后局部用药。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