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急救常识 > 院内急救 >

进一步认识和用好解毒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解毒剂(antidot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ntididonai”,意为“given against”,中文涵义为作用相互抵消。从相生相克辩证思维的角度,每种毒物都应有相应的拮抗剂。但现实与此相去甚远,可供临床使用的解毒剂也仅数十种而已。随着认识的加深,一些传统药物作为解毒剂的新作用被挖掘,新的解毒剂也在不断研发,这为临床急性中毒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虽然急性中毒临床常见,就具体中毒的毒物品种而言,解毒剂的使用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解毒剂的使用需掌握其适应证、时机、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临床医生由于实践的不足,使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解毒剂储备机制不健全也影响着解毒剂及时和合理地使用。因此有必要加深认识用好解毒剂。

1 结合临床应用分类解毒剂

解毒剂是指能终止或控制毒物对机体损害的一类药物。根据这一解释,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笔者曾提出将现有的解毒剂分为三类[1]。第一类是指对某些特定毒物中毒有效的解毒剂,可称之为“特殊解毒剂”。这部分解毒剂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有些是直接拮抗中毒效应,如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称其为“拮抗剂”则更能突出“治本”的特点。有些则是缓解中毒症状,即所谓的“治标”,如阿托品通过竞争性受体结合而减轻有机磷中毒引起的M受体中毒症状。这类解毒剂有十余种,包括重金属解毒剂、氰化物解毒剂以及特异性的蛇毒抗血清,肉毒抗血清等生物制剂。第二类是指对于某些中毒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是作用机制并不是针对毒物本身或者机制尚不明确的一类解毒剂,称之为“有效解毒剂”。如维生素K1治疗抗凝血杀鼠剂中毒,静脉型水飞蓟素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肝损型蘑菇中毒等。这类药物还包括脂肪乳、胰高血糖素、美蓝等。第三类解毒剂可以非选择性地减轻中毒引起的炎症反应综合征、过氧化损伤,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毒物中毒,并有一定的疗效,如活性炭、维生素C、维生素B6、糖皮质激素、还原性谷胱甘肽、氧气等,又称之为“通用解毒剂”。这些药物在使用剂量和疗程方面往往未有统一的规范。虽然这样的分类不够完善,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解毒剂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定作用。

2 解毒剂使用中需要的关注

由于中毒临床的特殊性和伦理学的原因,现有的解毒剂大都缺乏高证据等级临床研究,其应用主要依据临床病案总结、动物实验数据、专家经验以及近年来的共识。而使用是否合适、利弊的权衡、剂量的个体化、如何面对不良反应、用药时机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深思。迄今为止,国内外临床尚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现从近期两种关注度较高的解毒剂来阐述该观点。

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近年来作为中毒性肝损伤的解毒剂已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它有口服和静脉两种剂型,要求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8~10 h内给药;两种剂型对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肝损伤同样有效。2011年,NAC注射剂型才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近年,国内也已有静脉剂型生产并上市。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的急性肝衰竭治疗共识[2]、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的特异质型药物性肝损伤指南[3]都推荐该药用于药物及毒蕈引起的肝损伤,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4]也推荐NAC用于重型急性肝衰竭患者。推荐用于急性中毒的治疗方案[5]为:①21 h静脉治疗方案 成人21 h的NAC 总量为 300 mg/kg。起始负荷量 150 mg/kg NAC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滴1 h,随后50 mg/kg NAC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 4 h,最后100 mg/kg NAC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中静滴16 h。②72 h口服治疗方案 总量为 1 330 mg/kg,首次负荷量 140 mg/kg;4 h后按 70 mg/kg口服,每 4h1 次,共口服17次。其口服剂型作为祛痰剂使用时,日剂量为1.2 g;而用于药物及毒蕈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治疗时,成人患者第一个24 h的口服和静脉剂量分别为28 g、15 g,是祛痰剂量的23倍和12.5倍。且在治疗剂量时,不同剂型的不良反应也存在差异[5](表 1)。口服剂型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而呕吐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静脉剂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严重者出现低血压、甚至死亡。但是,在救治急性中毒时,无疑静脉剂型具有更大的优势,更适用重症中毒和不能耐受口服的患者。为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已有学者研究新的给药方案[6]

表 1 乙酰半胱氨酸口服和静脉使用的比较
项目 口服使用 静脉使用
生物利用度 低(10%~30%)  
600mgNAC给药后血清峰浓度 16μmol/L 300μmol/L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0%,还可见腹胀、腹泻、胃食管反流;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过敏的发生率2%~6%,如皮疹、脸红、呕吐、气道痉挛;1%的患者可出现严重过敏,如低血压、死亡
呕吐会延误治疗;口服1h后的药物吸收率低于静脉;意识障碍者,口服后可误吸 价格昂贵
价格便宜 推荐静脉:①暴发性肝衰竭;②无法口服;③妊娠患者
表选项 
 

脂肪乳最初的适应证是肠外营养,有10%、20%、30%等不同浓度的静脉剂型。成人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3 g/kg,以此计算20%脂肪乳每天最大剂量为600 mL。起始剂量5~10滴/min,0.5 h后再逐渐增至10~20滴/min;20%脂肪乳250 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2.5 h,30%脂肪乳250 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4 h。近年来,脂肪乳用于局麻药和其他脂溶性药物中毒的治疗及复苏,已为临床所熟知。而在不同浓度的剂型方面,相关指南提及的脂肪乳浓度为20%。2016年,美国临床毒理学会、欧洲毒物中心和临床毒理学会等6个学会组成的脂肪乳工作组发布了脂肪乳治疗中毒的专家共识[7],分别指出了布比卡因、阿米替林、安非他酮、钙拮抗剂、可卡因、苯海拉明、拉莫三嗪、马拉硫磷等不同毒物中毒后,在复苏、病危和非病危等三种不同程度病情时是否推荐或建议使用脂肪乳;该共识还提出了非脂溶性β-阻滞剂中毒时,是否推荐或建议使用脂肪乳。用于复苏[8]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9]的药物中毒时,脂肪乳需要在数分钟内静脉推注予负荷量(1.5 mL/kg,50 kg成人即75 mL),继以小剂量维持[0.25 mL/(kg·min),50 kg成人30 min即375 mL];第1小时最大剂量 10 mL/kg(50 kg成人即500 mL),其剂量和用法明显有别于作为肠外营养。有关脂肪乳静脉使用的不良反应报道如急性肾损伤、ARDS、高敏反应、脂肪栓塞、胰腺炎等[10],多来自作为肠外使用的报道,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较为严重。而其作为解毒剂时,短时间内超常规剂量给药后的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中毒危重状态下不良反应的发现和判断亦存在较大的困难。

急性中毒是具有地域和时代特征的疾病,随着毒物的演变,解毒剂的品种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氰化物中毒可推荐的解毒剂方案有三种:三药组合方案(亚硝酸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两药组合方案(美蓝、硫代硫酸钠),单药方案(维生素B12a)[11]。其中三药组合是经典的治疗方案,国外通常以氰化物解毒包(cyanide antidote package)的方式储备,一旦需要,三药可同时提供。而我国在此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不能满足临床急救的需求。而维生素B12a的使用国内尚无报道。

此外,在临床急性中毒的救治中,面对大量的中毒患者,还要积极地关注国内外解毒剂的研究进展,如目前临床使用的4种新型非维生素K1拮抗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K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与此同时NOACs的拮抗剂如Idarucizumab、Andexanetalfa和Ciraparantag也在不断研发中。2015年10月,FDA已批准人单克隆抗体片段Idarucizumab[12](商品名为Praxbind)上市,它与达比加群的亲和力为凝血酶的350倍,竞争性阻碍达比加群与凝血酶的结合。此外,还有些学者尝试烟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机磷中毒[13],大剂量胰岛素和脂肪乳治疗钙离子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所致的中毒性心源性休克[14]

3 熟练掌握常用解毒剂的临床应用

我国临床急性中毒的救治,目前大多由综合性医院的急诊医师承担,这些临床医师大多未经过系统的中毒临床学培训,相应的毒理学、解毒剂的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均相对缺乏。江苏省曾对综合医院急诊中毒救治能力进行过调查,在定义中毒救治专业人员的标准时较为困惑,当时设定为从事急诊工作5年以上,并发表过临床中毒救治相关论文一篇及以上。如此可见在中毒救治专业人才方面的匮乏。就为数不多的流行病学数据可知,我国常用的解毒剂有阿托品、长托宁、肟复能剂、氟马西尼、乙酰半胱氨酸、纳洛酮、治疗性抗体和维生素(维生素B6、维生素K1),美蓝、氰化物解毒剂等,急诊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这些药物在急性中毒时的应用。对于不常用的解毒剂,要咨询临床中毒学家,注意经验的积累。同时,相关机构应该组织培训这部分知识,将中毒救治切实作为急诊科亚专业来建设,要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专门从事临床中毒的救治,培养真正的临床中毒救治专家,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应积极开展我国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常用解毒剂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关注使用过程不良反应的监测,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结合病情灵活应用。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健全解毒剂储备的体系,为提高中毒的救治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乔莉, 张劲松. 我国急性中毒临床救治的现状与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5, 24 (11) : 1193-1196
Qiao L, Zhang J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oisoning in China[J]. Chin J Emerg Med , 2015, 24 (11) : 1193-119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11.001
 
[2] Lee WM, Stravitz RT, Larson AM.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sed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Position Paper on acute liver failure 2011[J]. Hepatology , 2012, 55 (3) : 965-967 DOI:10.1002/hep.25551
 
[3] Chalasani NP, Hayashi PH, Bonkovsky HL,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 Am J Gastroenterol , 2014, 109 (7) : 950-966 DOI:10.1038/ajg.2014.131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J]. 中华肝病学杂志 , 2015, 23 (11) : 1752-1769
The Study of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 of Chine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 Chin J Hepatol , 2015, 23 (11) : 1752-1769 DOI: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5.11.004
 
[5] Goldfrank LR, Flomenbaum NE, Lewin NA, et al. Goldfrank’ s toxicologic emergenciesNinth Edition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11 : 500 -507 .
 
[6] Bateman DN, Dear JW, Thanacoody HK, et al. Reduction of adverse effects from intravenous acetylcysteine treatment for paracetamol poisoning: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 2014, 383 (9918) : 697-704DOI:10.1016/S0140-6736(13)62062-0
 
[7] Gosselin S, Hoegberg LC, Hoffman RS, et al.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intravenous lipid emulsion therapy in poisoning[J]. Clin Toxicol (Phila) , 2016, 53 (6) : 1-25 DOI:10.1080/15563650.2016.1214275
 
[8] Lavonas EJ, Drennan IR, Gabrielli A, et al. Part 10: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resuscitation: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 2015, 132 (18 Suppl 2) : S501-508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264
 
[9]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Toxicology. ACMT position statement: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intravenous lipid emulsion[J]. J Med Toxicol,2016.[Epub ahead]DOI:10.1007/s13181-016-0550-z.
 
[10] Hayes BD, Gosselin S, Calello DP,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adverse events reported after acute intravenous lipid emulsion administration[J]. ClinToxicol (Phila) , 2016, 54 (5) : 365-404DOI:10.3109/15563650.2016.1151528
 
[11] Goldfrank LR, Flomenbaum NE, Lewin NA, et al. Goldfrank’ s toxicologic emergenciesNinth Edition [M]. New York: McGraw-Hill, : 1695 -1697 .
 
[12] Pollack CV Jr, Reilly PA, Eikelboom J, et al. Idarucizumab for dabigatran reversal[J]. NEngl J Med , 2015, 373 (6) : 511-520 DOI:10.1056/NEJMoa1502000
 
[13] Eddleston M, Chowdhury F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poisoning: the old and the (possible) new[J]. Br J Clin Pharmacol , 2016, 81 (3) : 462-470 DOI:10.1111/bcp.12784
 
[14] Doepker B, Healy W, Cortez E, et al. High-dose insulin and intravenous lipidemulsion therapy for cardiogenic shock induced by intentional calcium-channel blocker and Beta-blocker overdose: a case series[J]. J Emerg Med , 2014, 46 (4) : 486-490 DOI:10.1016/j.jemermed.2013.08.13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