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急救电话:0377-63869999;0377-63170120!

农药中毒急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急救常识 > 院前急救 >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一)

时间:2017-02-19 22:30来源: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年 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 点击:
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ardiopul
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 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CA 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 万人发生CA,发病率已渐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整体抢救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CA 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 左右。
CA 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发CA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停顿以及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后者并称为电-机械分离。CA 本质上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种疾病或疾病状态的终末表现,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常常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首要因素。CA 发作突然,约10s 左右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min 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可获存活,贻误者将出现生物学死亡,且罕见自发逆转者。CPR 就是应对CA,能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以期达到心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自主呼吸和自主意识的挽救生命技术。因此,大力提升临床急救的施救能力,切实实施高质量的CPR,也就成为了CA 抢救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保证。已经证实,大部分CA 发生在院外,部分患者CA 发作前会有先兆,及早识别CA 发作,发作时第一反应者及时实施CPR,获得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及时除颤,当地有高效、专业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决定患者存活的关键。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CA 患者的整体抢救成功率,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和高效的CA 综合防治体系。这一防治体系贯穿CA 前预防,CA 抢救的CPR 全程直至CA 复苏后处理的完整过程。强调CA 前要以“预”字为纲,变被动抢救为主动防控;突出抢救中以“化”字为主,使CPR 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准确把握CA 患者和CPR 技术共性标准和个性特点,辨证施救与科学化解;CA 后则以“生”字为重,尽显敬畏生命、拓展生命的CPR 发展观,优化CPR 后管理的全过程,使生命得以恢复和延续。
从古人的唤醒和刺激复苏法,到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法及体外心脏电除颤法三大要素构成的现代复苏术,均是人类对死亡发生机制逐步认识的结果,随着时代进步与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死亡的认知与复苏方法的认识相向而行永无止境。为规范和指导我国CPR 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CPR 整体方略与目标,提高CPR 临床医疗水平,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汇集国内CPR 领域专家,基于国际CPR 指南的科学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涵盖了CA 前期的预防、预识、预警的“三预”方针,CA 中期的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的“三化”方法与CA 后期复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略,共同制定了《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作为指导我国CA 综合防治体系构建和CPR 临床实践的行动指南,为政府部门机构、医院、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团、公益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务人员、教师、市民及群众等单位、团体和个人,提供有关CPR 科学的专业指引和参考。
1 CA 前期的“三预”方针
CA 前期是指患者未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前的时段。狭义的理解是指发生CA 前极短暂的先兆症状时间,往往只有数分钟至数小时。这里定义的CA 前期应该涵盖患者真正出现CA 前的整个时间过程,这期间从个人到家庭、社区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每个相关要素的构成都会成为决定CA 患者生存与否的关键。CA 往往猝然发生,抢救过程中任何失误和延误均可导致不良预后,因此,在CA 发生之前应强调“三预”方针:预防、预识和预警。
1.1 CA 前期的预防 CA 前期预防首要是应该建立相对全面的综合预防体系,“预”强调的是意识,“防”侧重的是措施。CA 前期预防体系是指组建专家委员会制定相应的方案,相关部门配备防治器材,普及培训志愿者,筛选CA 前期高危患者,评估其风险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建立的一套有效运行的综合预防体系。该综合体系应该涵盖从个人到家庭,从社区到社会,从医院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从救护到医疗,从群体到个人,从健康个体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disease,CHD)患者的多维立体预防体系。建立“家庭初级预防、社区中级预防、医院高级预防”的三位一体院外心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预防急救新模式。
1.1.1 CA 前期的家庭预防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每个年龄段的成员都有出现猝死的风险和可能。婴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因为各种意外和环境因素导致CA[17]。冬季容易发生的婴儿猝死综合征、气道异物窒息和环境温度过高/ 过低等都是婴幼儿出现CA 的常见原因。儿童CA 多因为感染、癫痫、各种意外、哮喘或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因引起。各种意外、毒物接触、过劳猝死、激动猝死、房事猝死等都可能是导致成人CA 的原因。然而,对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CA 的首要病因还是CHD 等各种心血管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存在慢性基础疾病,加之自身特殊的生理改变以及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容易因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气候、窒息以及心理刺激引发CA。因此,每个家庭应该树立健康、和谐的家庭文化,彼此关心健康问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掌握个人健康状况;及时就医治疗,相互督促规范治疗;积极配合社区慢性疾病的管理。首先,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应学习急救特别是CA 的相关科学知识,知晓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可能出现的CA 高危因素,采取措施避免和预防其可能受到的伤害和意外。其次,每个家庭应该掌握力所能及的急救技能,制定家庭急救预案或计划,拟定转运路线。第一,要学会正确启动EMSS,正确拨打120 急救电话,学会启动、利用当地社区或单位的辅助应急救护资源。第二,要掌握哈姆立克(Heimlich)手法,能够为气道阻塞(食物嵌顿或窒息)的家庭成员进行现场急救。第三,要掌握正确的CPR技术,学会AED 的使用,最好是参加规范的CPR 技术学习班(医疗机构、社区或各种公益组织开办),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CPR 技术,也可以利用网络和视频等形式开展自学。第四,要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疾病状况掌握特殊的健康监测和急救知识,例如监测体温、血糖和血压,应用家庭远程生命监测装置等。最后,应该配备适当的急救装备,以防万一,例如:建立家庭急救信息卡,包括家庭具体住址及附近地标建筑、联系人电话、家庭主要成员既往慢性疾病史、药敏史等,放置于固定电话旁或固定位置,便于拨打急救电话时快速、准确提供相关信息;设立家庭急救药箱,配备常见急救物品(乙醇、方纱、绷带、手套等)和慢性疾病家庭成员可能需要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卡托普利、安宫牛黄丸、止喘药等);特殊的抢救设备,如AED、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制氧机等。友好、互助的邻里关系不仅促进日常的心理、生理健康,也有助于在危急时刻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1.1.2 CA 前期的社区预防 OHCA 患者的存活依赖于社区内各种相互支持的要素,即旁观者第一时间识别CA,呼救,启动EMSS,立即实施CPR 并及早电除颤,直到EMSS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接手,并将患者快速转运至医院急诊科或导管室,之后转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复苏后治疗。理想情况下,所有OHCA 患者都应该接受旁观者CPR 和除颤,否则等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才实施CPR和除颤,患者存活的概率极低[24]。因此,秉承王一镗教授“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的“三七”理念,在社区建立完整、有效的预防体系是OHCA 防治的关键。
不同社区CA 者的复苏效果有明显差异,这与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合并症严重程度和社区条件差异有关,后者关系到院前急救生命链各个环节的细节差异,涉及到社区是否有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急救员”及其数量和实施CPR 的质量、社区医疗转运人员和工具、社区有无除颤设备、呼叫系统、应急
预案、反应策略、经常性的急救演练和社区生命关爱文化氛围等。理想的社区CA 预防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普:全面、全员宣传动员,普及OHCA 的科学和知识,提高居民健康和急救意识,营造互助和谐、关爱生命的文化氛围。科普教育应该利用全媒体(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海报、宣传单张、手册、微信、微视频、流媒体等)进行广泛、持续的宣传,内容应该科学、准确,形式多样,充分利用社区医疗的一级预防和健康教育平台。
(2)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讲求实效的CPR 普及培训。首先从社区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公安干警、消防警察、教师、公共交通系统(机场、车站、地铁等)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导游等开始,逐步扩展到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大中小学生、公司白领、职员、普通百姓等广大社区人群。同时广泛开展志愿者、企事业单位、公司、工矿企业、社团机构、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和个人的CPR 技能培训。广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学(协)会、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医务人员等专业机构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支持和咨询,指导并带领社区的各种机构、团体开展有偿、无偿的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形式、规模可灵活多样,但内容一定要正确,理论结合实践,真正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掌握正确的CPR 技能并敢于在必要时实施。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将CPR纳入教育对象、成员的基本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
( 3)人员:经过培训的各类社会人员都是第一反应者的最佳人选,培训人员的数量越大,第一反应者CPR 的比例就会越高。针对我国CPR 普及率低于1%,医务人员向家庭成员传授CPR 技术低于1%,院外突发CA 患者复苏成功率低于1% 的“三低”窘境,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启动了“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525+(我爱我家)工程,即5年内CPR 普及共2 亿人,每人培训5 户家庭,真正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精准CPR 普及之路,以此提高公众的CPR意识和技能。
(4)装备:AED 能够自动识别可除颤心律,适用于各种类别的施救者使用。近年来欧美等国家能够迅速提升OHCA 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AED 在这些国家的广泛普及密切相关,基于此,本专家共识强烈推荐在CA 高发的公共场所应该实施公众除颤(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PAD)计划。PAD 计划是在很有可能有目击者、OHCA 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例如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游乐场 、宾馆、赌场、学校、写字楼等设置AED,便于第一反应者能够快速获得并实施除颤。在欧洲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实施PAD 计划,使得越来越多CA 患者得以及时救治并存活出院。我国仅在个别地区和场所(机场)配置有AED,但由于培训和相关法律等配套落后,这些AE 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应积极推进基于胸外按压禁忌证应运而生的腹部提压CPR 技术,该项技术为切实执行高质量胸外按压CPR,如保障按压深度、充分的胸廓回弹及不中断胸外按压,并协同AED 发挥了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社区、机关单位、家庭配备AED 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等急救装备。
(5)预案: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工矿企业、学校等机构应该建立灾害防范、急救应对的规章和制度,落实安全救护员制度并配备急救装备,保障员工安全,明确机构范围内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应急救护的责任和义务。除了第一反应者启动EMSS,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公共场所(公交系统、公园、广场、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等机构,都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CA 等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持续改进,确保EMSS 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与现场施救人员快速衔接。
(6)文化:在CA 普及教育、CPR 普及培训中应该始终贯穿和培养公众勇于施救、互助互爱的急救文化。及时表彰并宣传报道第一反应者对OHCA 的急救案例,弘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风尚,宣扬关爱生命、乐于助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步营造积极、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和急救文化。
(7)其他:为保障社区预防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应同步加快制订相关的配套法律,例如保护施救者的“好心人法”,规范EMSS 的“院前急救法”,推动公共场所配备必要急救装备(AED 和急救箱等)的相关法律或条文。应该充分鼓励和引导社会慈善、公益团体和知名公司企业,加入到CA 社区预防体系的建设当中,重点支持我国西部、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社区预防体系建设,推动全国性社区预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1.3 CA 前期的医院预防 医院是CA 救治的关键主体,既是对OHCA 患者高级生命和复苏的终点站,也是院内心搏骤停(inside 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整体防治的主战场。医院是CA 救治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的终极环节和代表,对CA 前的医院预防也包括了与之紧密相连的院前急救反应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1) 院前急救反应体系:对于OHCA,除了有效的社区预防体系,还应该建立完善、高效的EMSS。EMSS 是包含了院前急救(120 急救中心)、院内急诊(医院急诊科)和危重症监护[ICU 或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unit,EICU)] 一体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应该创造条件,建立具有有效院前急救能力的急救中心、站和点,为民众提供基础的急救服务。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多样,但各急救(指挥)中心、站和点要建立从调度指挥、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和交接、培训质控等涵盖院前急救全程,提高抢救水平的CA 综合救治规范,并通过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首先,要提升科学指挥调度能力,院前急救调度人员在快速派遣急救任务的同时,要能够指导和帮助电话求救的市民对CA 做出识别[35,36];能够通过电话指导市民对OHCA 患者进行现场CPR(即调度员指导下的CPR)。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积极尝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呼救、调度CA 现场附近的社会急救资源参与第一时间的CPR 和电除颤等急救。高水平的院前急救队伍是高效EMSS 的一个关键环节,应强化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制定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提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脑卒中、创伤等急危重症的现场快速诊断和施救能力,减少CA 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在院前环境下保证高质量CPR 的同时,开展实施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急救中心应该加强和规范院前病历的记录,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不断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院前急救系统与医院急诊科要建立一体的无缝连接抢救流程和体系,保障患者的快捷、安全转运和交接。
(2) IHCA 预防体系:我国IHCA 发生的情况与国外大致相同,但复苏成功率同样不理想[44]。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大部分(超过60%)的IHCA 发生在ICU、急诊科、手术室或操作治疗单元(导管室、腔镜室等),这就要求这些部门的医疗团队能够提供最高水平的医疗救治。一旦有CA 发生,应马上识别,启动院内反应系统,复苏团队实施高质量CPR,快速除颤,有效的ACLS 及综合的复苏后治疗。与社区预防体系一样,医院内不同专业之间能否紧密协调配合决定患者的生死。无论在院内的任何地方,IHCA 现场的医护人员还必须面对人群拥挤、家属在场、空间局限、转运等复杂的环境,是否能够立即获得像急诊科或ICU 一样额外的CPR 抢救资源,保证高质量的CPR 和有效的ACLS 实施,是IHCA 预防系统建设的关键。与OHCA 相反,IHCA 患者生存依赖于医院内有效的监测和预防体系。IHCA 预防体系包括建立早期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coring system,EWSS)和快速反应系统(机制),组建院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d team,RRT)或紧急医疗救护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组建RRT和MET 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对病情恶化的患者进行干预,预防IHCA 的发生。RRT 和MET 由ICU 或急诊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组成,携带监护和复苏的装备和药物。当院内的其他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病房)发现患者病情恶化时应立即通知RRT 和MET 到达现场进行救治。RRT 和MET 能够显著降低IHCA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尤其是在普通病房。
(3)CPR 培训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是否有效,最终由CA 发生时是否有人及时实施了高质量CPR 决定。CA 患者的生存率取决于是否有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和第一反应者在场施救,以及功能良好、环环相扣的生存链。科学与实践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弥合反应者和医务人员在实施CPR 实践
与科学之间的差距,真正提高复苏成功率,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CPR 培训机制[52]。运用科学、先进的培训方法(例如模拟培训教育等),强化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则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以提升CPR 质量和效果的根本途径; 建议使用CPR 反馈装置帮助学习CPR 的实践技能。对于专业人员而言,以团队形式实施的CPR 仍然是临床实践的首选。鼓励在具备基础设施和培训师资的培训机构及部门(国家级、省级急诊、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使用高仿真模型。在ACLS 课程中,应该融入对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原则的强化培训,以提升受训人员的实际抢救水平和能力;对于学习的形式可采用标准、科学的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为保持专业人员高质量的CPR 水平,应该建立定期的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将CPR 的专业技能纳入医学执业的基本资质条件。
对于院内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对IHCA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例如急性致命性突发事件的识别和治疗课程,增加CA 前的处理,减少IHCA 数量,最终提高IHCA 患者的出院生存率[56]。应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进行IHCA 患者病情恶化早期识别能力的培训,除了标准的ACLS课程,还应模拟院内场景进行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院内反应的速度和效能。要建立院内CPR 的质量监测和控制体系,不断改进和提升院内团队的复苏质量和能力。
1.2 CA 前期的预识 CA 前期预识是指对于针对可能发生CA 的高危患者进行预先性识别,及时采取可能的干预措施,预防CA 或及早启动CPR 流程。预识包括3 个方面,对可能发生CA 的高危患者进行溯源性预识;院内危重症及高危患者的动态性预识以及对OHCA 患者发作前的即时性预识。
1.2.1 CA 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溯源性预识就是要抓住CA的病原和病因,明确高危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成人OHCA 多为心源性CA。心血管疾病是CA 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25],其中以CHD 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因此,对CHD 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意义重大。规范使用β 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类药物和调脂药物,及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适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使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能够预防和(或)减少CA 的发生[58,59]。除了CHD,其他心血管疾病也会引起CA,如先天性冠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脱垂)、原发性心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Q-T 间期延长综合征和Brugada 综合征)、遗传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心震荡等。对这些患者也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ICD 较其他方法能更好地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基础疾病的治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β 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的应用也十分重要。此外,对有心源性猝死家族史、既往有CA 发作史的患者也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2.2 CA 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动态性预识是对CA 高危患者院内观察、监测的重要方法。CA 前的动态性预识依赖于院内EWSS 的建立。超过50% 的IHCA 继发于呼吸、循环衰竭和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这些事件发生前都会有生理变化的早期表现,例如气促、心动过速以及低血压等。IHCA 患者会出现生理不稳定状态的恶化,且难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这种状况多发生于普通病房,不同于ICU 或手术室,普通病房由于缺乏足够高的患者- 护士比例以及监护的警惕性,对生命体征的手动监测和医护人员对患者巡视频次的减少,往往会延误对病情的识别更易出现IHCA。因此,要建立动态性预识机制,这可以通过增加对高危患者的远程心电监测,包括对呼吸频率和心律的监测,或者增加巡视的频率来实现。临床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应用和组合各种评分系统对危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早期识别潜在的危重患者。对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应该坚持动态、连续和反复的监测,多次评估,及早发现。对已经被识别出的高危患者,经过治疗处理后还应持续的严密监测和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和病情恶化风险,直至病情稳定。
1.2.3 CA 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部分患者在发生CA 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主诉。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并非心源性猝死所特有。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不能预测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部分患者可无前驱症状,瞬间发生CA;如此时能够意识到发生CA 的风险而尽早就医、诊治,有可能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部分CA 患者从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CA 发生前的时间为瞬间至持续1 h 不等;由于猝死的病因不同,发病期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CA 瞬间发生,事先无预兆,则大部分是心源性的。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常见;另有少部分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此时尽快启动急救反应系统,采取一定的自救措施(休息、平卧、口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或许能够争取部分宝贵的院前急救时间。
1.3 CA 前期的预警 CA 前期预警是基于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易发生CA 的病症、基于现代医学检测筛查的高危个体,通过现代医学大数据分析而得出的预警模式。通过有效、规范的实施可能发生CA 个体的“精准定位”,而发出预先警告信息,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
1.3.1 机体预警 OHCA 多为心源性疾病所致,年轻人和年长者发生CA 的原因不同。年轻人多表现为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变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还有心肌炎和药物滥用等原因。而年长者则表现为慢性退行性心脏改变,例如CHD、心瓣膜病变及心力衰竭(心衰)。所以作为不同的个体和人群,可供预测CA 发生的机体特征也不尽相同。对没有已知心脏病的人群,筛查并控制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血脂、血压、血糖、吸烟、体重指数)是最有效的CA 预防措施。家族性猝死的研究成果提示基因学检测将成为预测CA的重要手段。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尽管曾提出一系列包括晚电位、QT 间期离散度、微伏级T 波电交替等预测因子,但未获得欧洲心脏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的推荐,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仍是目前唯一临床常用的CA 预测指标。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的预测因子则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类型的遗传性心律失常预测因子不同。
IHCA 主要是由于非心源性病因所致,包括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窒息、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药物过敏反应、手术、治疗操作、麻醉意外、脑卒中、药物过量、呼吸衰竭(呼衰)等。虽然IHCA 也突然发生,但起病前往往存在基础疾病的恶化和演变过程,也会出现特异性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变,因此重视CA 前疾病和主要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建立预警机制,早期干预、处理,也能够有效降低IHCA 的发生率。
1.3.2 心理预警 在院外条件下,CA 的诱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情绪,即指因为情绪(喜、怒、哀、思、悲、恐、惊)、精神因素而引发的CA。资料表明,情绪因素能显著的影响和改变心、肺、脑疾病的发生率。情绪因素可以是发病的病源性因素,也可以是促发因素,或者使疾病加剧的因素。近年来在临床上也常常见到,由于情绪波动而引起的CA。
过度情绪(喜、怒、哀、思、悲、恐、惊)、精神因素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抑制导致的原发性CA,也可通过影响呼吸中枢调节,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导致心搏、呼吸骤停,还可诱发原有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继发性心搏、呼吸骤停。
临床上与心理因素关系比较密切,且容易引发CA 的几种高危情况应引起大家的警惕,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QT 间期正常的青少年,以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双向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和猝死为特征。章鱼壶心肌病又称心碎综合征或心尖球形综合征,因发作时左心室心尖呈气球样,与传统日本章鱼鱼篓的圆形底部和窄口相似而得名。近1/3 的章鱼壶心肌病患者是因为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如悲伤、惊恐、焦虑、人际冲突、愤怒、挫折等)而发病。有些患者会发生多灶性的冠脉痉挛或短暂的心肌灌注不良,甚至有部分诱发VF 而出现心搏、呼吸骤停。QT 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也是一种与情绪改变及其心脏事件发生相关的遗传性心脏疾病。这一类疾病的治疗都是以β 受体阻滞剂为代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ICD治疗为主,同时应该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的情绪改变以及远离令人产生应激的环境等。另外,对于有CHD 及心脑血管异常(主动脉瘤、脑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基础病的患者,在情绪失调等应激状态时儿茶酚胺分泌量明显增加。儿茶酚胺除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外,还可使血压增高、微血管内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加,导致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者可致心搏、呼吸骤停。
1.3.3 仪器预警 对于已知的高危患者,应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分析,对CA 发生的风险进行筛查是有意义的。不主张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筛查,但建议对年轻的竞技体育运动员进行赛前CA 风险筛查。对猝死患者直系亲属筛查是识别风险个体、积极防治CA 的重要手段。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患者,首先要准确采集病史,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检查方式。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悸、晕厥或接近晕厥、晕厥可疑为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以及鉴别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和右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推荐使用冠脉造影和电生理检查这一类有创性检查。而致死性VA 或CA 生还者合并中、高危CHD 风险的患者则推荐使用无创性检查,具体包括:静息12 导联心电图适用于可疑或已知VA 的患者;动态心电图用于检测和诊断心律失常,12 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评估QT 间期或ST 段的变化;心脏事件记录器用于症状偶发者,判断是否与短暂心律失常相关;埋藏式心电记录器用于偶发症状可疑与心律失常相关,而应用现有手段无法明确者;信号叠加心电图用于合并VA 或致命VA 风险的ARVC 人群的诊断;运动负荷试验可于年龄、症状提示为中高风险的CHD患者诱发心肌缺血或VA,用于已知或可疑运动诱发的VA,包括CPVT 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运动诱发的VA 进行药物或消融治疗的效果评估;建议超声心动图均适于可疑或确诊VA 的所有患者以评估左心室功能,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对严重VA 或SCD 高危患者应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和右心室功能并检出结构性心脏病,如扩张型、肥厚型或右室心肌病患者,AMI 存活者,SCD 生还有遗传基因异常患者的亲属;运动试验+ 影像[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SPECT)] 用于心电图诊断缺血不可靠[ 应用地高辛、左心室肥厚、静息时心电图ST 段压低> 1 mm,预激综合征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中度罹患CHD 风险合并VA 的患者以检出潜在缺血;药物负荷+ 影像用于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中度罹患CHD 风险的VA 人群以检出潜在缺血;当超声心动图不能准确判断VA 患者的左心室和右室功能和(或)结构异常时,可考虑行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或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