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急救常识 > 院前急救 >

害人不浅的溺水控水:如果你因此而愤怒,请猛转!

最近,网络中又出现了2018年版的溺水施救伪科普,让我们来直视它们:

一、下图,发表于2018年1月15日,把放在膝盖上控水说成是对的,把倒挂控水说成是错的,这是一本正经地传播伪科普!请注意,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是错误的。

二、冒充民警温馨提示,传播伪科普,发表于2018年2月8日新浪微博:

三、复制以往的伪科普文章,发表于2018年3月19日微信公众号:

四、某养生平台,原创整理发表了数十种急救方法,其中关于溺水的急救特别介绍到了控水,发表于2018年3月30日:

五、某小学公众号,第一时间传播溺水伪科普,发表于2018年4月23日:

类似的伪科普还集中出现在了近期不同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利用“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以吸引注意。调研发现,这些文章均来自同一来源,都对控水施救进行了描述。我们的专业急救科普差一点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六、某救援类微信公众号,竟然也在这么说,原创发表于2018年4月7日:

再来回顾一下那些让人记忆犹新的控水照片,这些都是误人子弟的做法:


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控水对不对?请看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对此所进行的描述:

由于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数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要的,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窒息。

推荐意见: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用5-10s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有时由于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高的气道阻力,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气。但通气压力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的膨胀,增加返流,并降低心输出量,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环状软骨压迫以降低胃胀气并增强通气效力,不推荐未接受培训的人员常规使用此方法。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在水中按压通常由于深度不够而无效。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脏骤停的,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应予以避免。如果现场施救人员充足,尽量避免由水中施救人员进行复苏,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非常疲劳,让他们再做心肺复苏则质量会大打折扣。淹溺患者接受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时,可能出现呕吐。在澳大利亚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中,65%接受单纯人工通气、86%接受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患者都出现了呕吐。

证据回顾  

2010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对于控水的描述已经非常确定,而且2015年新版的指南也并没有对溺水复苏做任何更新。2010年的指南是这样描述的:

以上高亮英文句意如下:

部分溺水者会因发生喉痉挛或屏住呼吸而并不会吸水到肺内。即使吸进水了,也不需要清除气道内的水,因为大多数溺水者吸入的水量并不多,而且吸入肺的水会很快吸就吸收入循环血液中。因而,通过任何手段(包括腹部推压法或海姆立克式急救操作)去除呼吸道内的水都是没有必要的(除了吸引之外),并且甚至会造成潜在危险

1974年,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了海姆立克急救法,1975年,他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A life-saving maneuver to prevent food-choking一文轰动了整个世界。然而他在1988年发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溺水救治一文颇具争议!


上文划线处,他说,口对口呼吸需要等肺内的液体去除才能有效进行,而海姆立克操作可以驱除水、呕吐物,是一种人工呼吸方式。然而,早在前几年,海姆立克式急救操作在溺水中的应用就遭受到质疑,见下列标题:

对此,美国医学研究所于1993年成立专家组对海姆立克式操作进行了深度调研。1995年,他们将结果发表在《急诊医学杂志》上,该文通过一系列证据非常负责任的对海姆立克式急救操作在溺水中的应用及其危险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红线英文句意如下:

海姆立克式急救操作对于移除误吸的固体异物是有效的,但是溺水时很少见因吸入固体异物而造成的死亡,而且认为该操可引出肺内液体的依据是不足的。使用海姆立克式急救操作造成的潜在危害包括:耽搁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同时合并颈椎骨折,那么该操作会造成相应的并发症。

腹部推压法实际上也是海姆立克医生发明的,该文指出没有实验依据表明该法能有效去除呼吸道内的液体(下方红线处英文标记)。

在历经现代心肺复苏之父Safar的系列研究之后,口对口复苏已成为溺水复苏的标准操作,将水引出肺内的所有尝试都已不再被推荐。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医学研究者所做的推荐意见,而20年之后,美国心肺复苏指南依然做这样的推荐,该指南也仅仅用了三条参考文献(包括美国医学研究所的这一条)作为控水操作推荐意见的引用源。可想而知,我们实际上已经落后20年!

因此,与其说老百姓做的那些操作是错误的,倒不如说这些操作是过时的。医学总是在进展,一天不学习就得落后,没有跟上医学进展势必会沿用老的办法。如此一来,并不是只有中国老百姓会这么做,以前的美国人,甚至是现在其他国家的人也会这么做,只是人家老美早就不用那些方法了,而我们老百姓还一直追捧着所谓的控水、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推压法。

控水不只是发生在中国。据文献记载,在100多年前的国外,民间对溺水实施的抢救简直不忍直视:拍背、摇晃、在溺水者身上放点燃的煤、向肺内和直肠内吹入烟雾、将溺水者颈部以下的身体埋入马粪中……直到现在,控水仍然在民间流行,而受到以往教科书的影响,甚至不少医务人员仍不清楚溺水是不是需要控水。通过本文系统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控水是不对的,以后如果发现有控水行为的,应该及时制止,如果你身边有说要控水的,应该拿出本文予以反击。

急救科普打假才刚刚开始,也是长期过程!


(责任编辑:admin)